教育+區塊鏈,在實踐中將產生什么影響?今年,在北京大學招生季,將會為新生們帶來一場"量體裁衣"式的新評價體系。記者獲悉,瀘州銀行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通付盾共建的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化教育評價系統,預計將于2020年招生季在北京大學應用,這套系統的應用,可以借助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的技術優勢,打通目前的數據孤島,讓學生、教育機構共享數據,做到對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
科技賦能 補齊"一考定終身"短板
區塊鏈是將密碼學、經濟學、社會學相結合的一門技術。區塊鏈的"區塊",類似于我們使用的硬盤的某一個地方。每個區塊,就是我們保存信息的地方。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這些被保存的信息數據無法被篡改。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使用區塊鏈技術就是"記賬+認賬"的過程。
區塊鏈技術,將對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發起了挑戰。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留痕和不可篡改,為每一名學生都建立起學習成長檔案,對學生的成長過程進行客觀綜合評價形成畫像,這個畫像可以涵蓋學業水平、德育水平、建康狀況、特長、誠信狀況等。未來,大學自主招生或入學專業選擇時,畫像將為學校、學生提供更好的參考標準。每名學生可以有多個選擇,大學也可以根據社會人才的需要,精準設置專業把優秀的孩子放到最契合的專業里,從而有望結束現在"一考定終身"的教育評價格局。目前,瀘州銀行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通付盾共建的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化教育評價系統研發順利,預計將于2020年應用。
社會責任 上市銀行推動教育評價改革
早在2018年6月6日,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瀘州銀行和通付盾就確立了要合作共建"基于區塊鏈的學生智能評價系統",共同促進教育發展。
"瀘州銀行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深刻理解國家發展的人才需求,愿意為社會發展承擔社會責任,希望能夠通過支持有長遠社會價值的項目,促進人才培育,維護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瀘州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另外兩家單位均為實力派。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由中關村(000931,股吧)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四方共同支持建立,是北京大學牽頭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支撐單位。江蘇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數字身份認證為核心的安全服務提供商,以區塊鏈和密碼技術創新及應用為核心,自主研發區塊鏈和密碼技術及產品,目前區塊鏈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排名國內第一。
業內期待 評價新體系推廣性強
數據的采集、傳輸、儲存、分析、監控到結果呈現、反饋等,都為新型教育評價提供了巨大可能。目前正在研發的這套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化教育評價系統,讓教育界非常關心與期待。
"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選拔水平,可以通過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在此基礎上,從學習習慣、學習過程著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深入了解和評價。"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李祎表示,希望該項目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面貌更全面和客觀的展示在招生機構眼前,從而能夠幫助招生院校更好的挑選人才和因材施教。
人大附中創新中心主任李作林表示:"如果能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評價通過同一系統展現出來,將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銜接中學的人才培養與大學選材招生。"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創新教育中心主任吳言動介紹,該系統系統不僅可以用于高中、本科生的選撥,也同樣可以適用于研究生選撥,"目前研究生的選撥多是在線下,也非常希望有這樣一個系統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和準確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