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富滇銀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六穩"決策部署,積極支持"綠色三張牌""一部手機游云南""五網建設""四個一百"等重要領域的項目建設,針對傳統產業、支柱產業、新興產業不斷優化信貸結構,積極滿足基建"補短板"和國企"降杠桿"有效信貸需求,以"綠色金融、旅游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五大特色板塊,服務全省經濟發展。
保障重點融資需求,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支持"八大產業""四個一百""五網建設"、綠色"三張牌"等重點領域建設,不斷創新多渠道、多主體融資模式。2017年以來,累計投放"五網建設"貸款276億元、"八大產業"貸款92億元、"四個一百"貸款194億元,累計認購云南省地方債81億元,均實現穩步較快增長。貫徹落實國企改革攻堅工作部署,全力解決省屬國有企業"急、難、重"融資需求,2017年以來對省屬企業提供融資441億元,先后設立多支產業基金,落實"有保有控"的差異化信貸政策,積極跟進對全省穩增長影響較大的150戶重點工業企業、200個重大技改項目,支持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獲得北金所債權融資計劃業務主承銷資格,成為全省唯一具備該資格的地方法人銀行,有效擴寬了省外資金入滇渠道。發行50億元二級資本債、33.18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連續兩年獲得全省唯一的全國金融債"優秀發行人"稱號,加快從傳統信貸提供者向綜合資金組織者轉變。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2017年順利完成小微企業"三個不低于"目標,2018年超額完成小微企業"兩增兩控"目標,超額完成微培工程貸款任務;第一時間貫徹落實中央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組織召開民營企業融資對接座談會,助力民營小微企業翻越"融資高山"。繼2018年成立普惠金融發展中心后,進一步升格為普惠金融部,積極創新服務模式,不斷豐富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品體系,把明星產品"金果貸"復制延伸至云南8個州市15縣區,不斷提升高原特色農業金融服務。圍繞省屬企業核心客戶和優質龍頭企業加大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實現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落地。截至2019年12月末,省內民營企業貸款余額263.41億元,較年初增幅16.31%。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力支持脫貧攻堅,圍繞高原特色農業創新推出"云花貸""微農貸""云牛貸"等特色農業貸款,2019年累計發放扶貧貸款28.72億元,惠及貧困人口6萬人;在曲靖宣威、昭通彝良等深度貧困地區延伸下沉服務網點,保持"三農"領域貸款規模穩定增長。既注重"輸血"又注重"造血",掛包點東川舍塊鄉順利脫貧出列,繼續轉戰紅河屏邊脫貧攻堅戰場。
主動服務美麗云南建設,積極支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綠色經濟,全力支持云南"三張牌"建設。2018年成功發行云南首單35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專項用于綠色信貸投放。深化信貸結構調整和業務創新,按照因地制宜、一縣一策、重點突破、分步實施的步驟,加大金融對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發展林下經濟以及"三權、三證"融資的支持力度。與騰訊公司合作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項目建設,上線旅游金融基礎平臺,積極搭建景區門票、跨境電商、停車出行等優質高頻場景,助力全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云南"三個定位",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2018年成為全國首批人民幣對泰銖直接交易做市商,成為全國第一家成功打通中老人民幣現鈔調運陸路通道的銀行,第一家向國內提供老撾基普現鈔的銀行。推進邊民互市銀行直連試點,"富滇銀行跨境通(002640,股吧)"系統一期上線運行,創新開展境外務工人員代發工資業務,初步形成磨憨模式、瑞麗模式、河口模式三大口岸業務亮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