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穎/張榮旺/ 北京報道
連續15個月銷量下滑,金融監管持續加碼,2019年,汽車金融行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樣的環境里,活下去才是關鍵。”談到行業的近期情況,多位汽車金融行業從業者都發出了類似的感慨。
對一些行業頭部公司來說,他們也有不同的感受。
“汽車金融行業從迅速增長時期發展至今,會累積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今集中爆發。”易鑫集團CTO賈志峰對《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表示,行業將在出清后更加規范發展。
安鵬國際融資租賃總經理戴穎指出,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有問題的企業,清理整頓之后,對于合規、正常經營的企業反而是一件好事,因此寒冬只是暫時的。
“規范化”“合規經營”已經成為從業者口中頻繁提及的詞語。瑞福德汽車金融相關負責人指出,未來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監管也會更加趨嚴,這都驅使機構回歸經營風險的本源,聚焦公司核心資源,并通過精細化經營應對市場。
守住合規底線
面臨汽車銷量下滑的凌冬,一時之間汽車金融成為整個企業行業的救命稻草。各路資本紛紛殺入,藍海“秒變”紅海。行業快速增長,難免遭遇“成長痛”——業務模式不審慎、信息披露不充分、費用收取不合理、催收方式不合法等,逐漸浮出水面。
2019年4月,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徹底撕開了汽車金融服務過程中潛規則收費的瘡疤。此外,隨著掃黑除惡的深入進行,汽車金融行業的暴力催收情況顯現出來。
近期,監管部門更是出臺專門針對汽車金融行業的相關政策。
2019年10月,銀保監會、發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未經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汽車經銷商、汽車銷售服務商等機構不得經營汽車消費貸款擔保業務。隨后出臺的融資租賃監管意見稿,要求融資租賃公司實繳股本不低于1億元,ABS限制2倍杠桿。緊接著,銀保監會也就信保業務監管辦法征求意見,全面收緊融資性信保業務。
河北金租汽車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謝勝立表示,強監管的本質實際上是監管部門要求從事金融業務均需持牌經營,持牌機構必須有自己的合規、風險管理能力,不能僅依靠助貸或委托外包公司,并在規定的杠桿率限額內開展業務,避免形成系統性風險。
一面依賴金融政策,一面依賴汽車銷售的汽車金融行業,進入了至暗時刻。
長安新生總裁霍宇南表示,外部的合規甚至上升到合法的壓力,尤其是2019年行業內風險事件大量出現,身邊很多朋友感嘆入行十年,怎么突然汽車金融行業成為了高危行業?
另外,前期的高速發展,形成了一些風險的隱患,可能這兩年會慢慢爆發出來。行業風險加大,不良率不斷升高,不少企業出現虧損狀態。下一步應如何盈利這一年持續困擾著行業內所有的人。所謂的難,更多是情緒上的一種感受,是來自于合規和信用風險兩方面的壓力。
“短期掙快錢,怎么干都行。但合規是底線,如果不把這條底線守住了,將難以前行。”霍宇南呼吁汽車金融從業者堅守合規底線,保持行業長遠健康的發展。
挖掘新機會
盡管汽車金融行業面臨困境,但行業中仍存在許多機會。
汽車金融業務專家楊緒指出,汽車金融行業的特點是業務鏈條較長、資金占用量大、勞動密集型、周期長。而其長周期的特點帶來的好處是行業比較穩定,且可帶來較豐厚的回報。
國內汽車金融起步較晚,相比成熟市場高達70%~80%以上的滲透率,我國金融服務滲透率一直不高。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協調部主任朗學紅看來,二手車金融是未來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點。“希望汽車金融公司未來能夠把汽車金融產品,從新車市場延伸到汽車后市場。事實上,越往后端的市場,其周期性就越弱,抗周期能力就越強,風險就越低。”
對于上述觀點,東風財務公司副總經理甘兵表示贊同。甘兵認為,雖然目前行業主要做的是新車、二手車銷售場景中的金融業務,但其實汽車的全生命周期都有金融需求。維修保養中的金融需求只是開始,接下來諸如保險、ETC,一輛車從供應商出售配件開始,到生產、銷售環節,使用到二次銷售直至報廢,每一個環節都將產生金融需求。
此外,郎學紅認為汽車融資租賃業務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租代購的模式,經過幾年的嘗試和創新,我們期待著主機廠家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能快速推出高殘值汽車金融租賃的產品。此類產品的推出,能夠帶動汽車金融的發展。”
甘兵認為可以在汽車金融服務方面作出努力。而實現這一要求,則需打造一個高效的汽車金融服務平臺。高效的汽車金融服務平臺需具備無紙化、場景化、移動化和智能化四個特征。“四化”的目的是為了給予經銷商客戶一個具備互聯網特征、更貼近消費場景的體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