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財經》(博客,微博)雜志主辦、華夏基金戰略合作,由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研究支持的2020《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長青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原行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馬蔚華,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監事長王永慶,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秘書長陳春艷及行業領先的專家學者、商界領袖、企業家代表、媒體代表等逾500人參會,共話新時代、新征程背景下,如何依據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踐行可持續發展,從發現價值到義利并舉,并最終實現基業可持續發展的屹立長青。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 詹曉寧
和而不同 共建人類責任共同體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各國領導人確立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的十年”的開端。
詹曉寧帶來了題為《可持續發展:企業的未來之路》的演講,他提到,未來5-10年ESG領域或將實現三大轉變:在商業模式上由錦上添花向融會貫通轉變;在標準上從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向統一有效的高標準轉變;在合規達標上從自愿達標向強制達標轉變。他強調,可持續發展市場廣闊,對中國實現開放、共享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應在適當領域吸引投資、確保融資暢通,并將可持續發展與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以此積極尋求與東道國和多邊發展銀行建立可持續發展投資伙伴關系,在可持續發展相關行業形成聯合投資。
招商銀行原行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 馬蔚華
馬蔚華談到,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仍然任重道遠,如何有效調動資本力量仍是重要全球議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企業家也備受世界矚目。2019年,中國對世界減貧的貢獻度已超過70%,對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貢獻度約為25%,這是新的商業文明時代的開啟。期待共同通過影響力投資等可持續發展金融手段,引導資本向善、商業向善,從源頭解決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治理問題的產生及惡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資本向善 首個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藍皮書發布
論壇現場,《發現中國“義利99”——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報告(2019)》藍皮書(簡稱“藍皮書”)舉行了正式的發布儀式,社投盟主席馬蔚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薛克慶及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白虹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秘書長 白虹
發布儀式上,白虹從價值洞察、跨界共創、飛輪效應三方面解讀了藍皮書的內容及意義。她談到,2018-2019年,社投盟連續兩年發布《發現中國“義利99”——A股上市公司社會價值評估報告》,今年由社會價值升維為可持續發展價值,這不僅是對我國的五大發展理念的落實與踐行,同時,作為全球首個聚焦于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的權威研究報告,該藍皮書由總報告、行業評估篇、評估工具篇、評估基礎篇、評估應用篇等部分組成,立體全面的呈現了可持續發展價值領域的理論框架及實踐指導。
2015年,聯合國制定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預計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五年內,大量的社會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據調查,要推進達成2030議程,僅發展中國家每年的資金缺口是2.5萬億美金,必須調動市場的主流金融機構加入。藍皮書指出,要有效調動市場力量去投資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存在建立通用語言、重塑商業邏輯、變革金融市場三大阻礙,可持續發展呼喚可持續發展金融。
推動可持續發展金融,就是引導資金從單純追逐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轉向激勵經濟-社會-環境價值的最大化。在這一轉型過程中,迫切需要計量可持續發展價值的評估工具。“義利99”及其創造的可持續發展價值不是新發明,而只是借助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工具的新發現。發現中國”義利99“就是找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動力(600482,股吧),匯集推進可持續發展金融的資本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