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我已授權

    注冊

    規范結構性存款降低銀行資金成本

    2019-12-23 16:55:29 和訊名家 

      銀保監會“204號文”有望遏制銀行通過不規范的結構性存款高息攬儲的行為。

      本刊特約作者  張康/文

      近幾年,結構性存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但同時也出現了產品運作管理不規范、誤導銷售、違規展業等各類問題。

      為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有效防范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于10月18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204 號),旨在規范當前結構性存款存在的問題,引導其健康穩健發展。

      要降低企業通過銀行信貸和債券市場等債務渠道融資的實際融資成本,一是壓縮銀行業的利差;二是降低銀行業的負債成本。在利差管理上,維持一定水平的利差有利于鼓勵銀行擴大信貸投放。在銀行的負債端,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等渠道投放基礎貨幣的利率正在逐步下降,而規范結構性存款預計也可以起到消除剛性兌付預期、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的作用,合理配置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市場風偏催生結構性存款

      早在2005年,商業銀行理財管理辦法里就有提到過結構性存款,隨后十幾年中又陸陸續續出臺了各類文件對結構性存款產品進行了規范(見表)。

      2016年,當時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總量同比增速還在低位徘徊,甚至一度還出現負增長,結構性存款此時并未完全走入大眾的視野。

      但從2017 年開始,各類金融監管政策頻繁出臺,推動金融和同業去杠桿。同時,同業存單納入MPA考核,直接影響同業業務派生存款減少。2018年4月資管新規正式發布,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第十八條規定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第二十九條規定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過渡期為資管新規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年底,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存量產品,要求有序壓縮遞減,而新增產品需嚴格遵守資管新規要求。新規要求意味著保本理財將成為歷史,金融機構未來只能發行非保本理財。

      雖然保本理財規模正快速萎縮,但大眾較低的風險偏好卻很難立馬轉變。此時,保本且收益可觀的結構性存款便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被市場認定為保本理財的絕佳替代品。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結構性存款保本且收益較高的優勢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同時也成為了商業銀行一種新的攬儲方式,結構性存款開始同比增速快速攀升(見圖1)。其中,在2018年中下旬到達頂峰,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速最高達到50%,而中小銀行同比增速甚至高達60%以上;而結構性存款規模占總存款規模比重也從4%附近快速上升到7%。

      然而,隨著結構性存款規模的持續攀升,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假結構”,通常結構性存款在市場上可分為“真結構”和“假結構”兩類。“真結構”即采用比較普遍的是“存款+期權”的形式,客戶通過讓渡部分的利息收入來博取較高收益的可能性。但是“假結構”則為期權行權設置了近乎100%的極高行權概率,使得客戶到期大概率可以拿到高限收益,期權部分交易的真實性存疑,實際上,部分商業銀行是通過提高內轉價格再讓利給客戶,并不存在真實的交易行為和交易對手。

      在2018年下半年,監管機構開始明確禁止發行“假結構性存款”,同時也要求開展結構性存款的商業銀行需具備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不少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開始調整,結構性存款增速在2018年7月見頂后開始快速回落。

      2019年以來,結構性存款逐漸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截至9月末,結構性存款同比增速已降至7%,連續三個月低于10%。其中,大型銀行同比增速降至13%左右,而中小型銀行增速已降至4%左右,增速降幅遠超大型銀行。根據融360檢測數據顯示,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和實際到期收益率從年初的4.22%、3.90%分別下行31BP、12BP至3.91%、3.78%。

      中小銀行更倚重結構性存款

      截至2019年9月末,中國結構性存款規模10.85萬億元。其中,中資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為3.88萬億元,占總結構性存款規模比重為35%,中資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97萬億元,占總結構性存款規模比重為65%。

      目前結構性存款占比還相對較低。從整個銀行業來看,結構性存款總規模占總存款比重為6.2%。中資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占其存款比重為4.3%;中資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占其存款比重為8.2%。

      從結構性存款細分項來看,當前中資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2.38萬億元,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1.50萬億元,顯然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更大,占比高達61%;中資中小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2.11萬億元,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4.86萬億元,可見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更大,占比高達70%。

      分類來看,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幾乎相當,但對比單位結構性存款,中小型銀行規模是大型銀行的三倍以上。很明顯,相比于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更大,占比更高,對結構性存款尤其是單位結構性存款的依賴度更強。

      規范衍生品交易,打擊“假結構”

      此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始終是存在于理財監管框架之下,銀保監會并未針對結構性存款出臺過專門的監管文件。因此,關于結構性存款產品風險、產品結構等諸多細則問題界定并不清晰,導致出現“假結構”產品一度盛行,一些商業銀行變相高息攬儲,業務體量與風控不匹配,宣傳不規范等問題。“204號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其核心內容包括:

      第一,明確結構性存款產品定義,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第二,規范結構性存款業務發展。要求建立健全業務管理制度,不得發行收益與實際承擔風險不相匹配的結構性存款。將結構性存款納入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范圍,相關資產應當計提資本和撥備。

      第三,設置發行的門檻要求。商業銀行應具備普通類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要求有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非套期保值類衍生產品交易,其標準法下市場風險資本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的3%。

      第四,明確產品銷售要求。單一投資者的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于1萬元人民幣,實施專區銷售和錄音錄像,不少于二十四小時的投資冷靜期。

      第五,設置了過渡期安排。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12個月。過渡期內,商業銀行可以繼續發行原有的結構性存款,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的整體規模內,并有序壓縮遞減。過渡期結束后,商業銀行新發行的結構性存款應當符合“204號文”規定。

      目前來看,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遠超大型銀行。“204號文”的出臺,對結構性存款趨緊趨嚴的規范要求,將對未來結構性存款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對中小型銀行可能造成較大的沖擊,但也將為結構性存款長期的健康良性發展保駕護航。

      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204號文”明確指出,結構性存款發行銀行應具備普通類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根據融360最新的統計,2018年底具備衍生品資格(包括基礎類和普通類)的中資銀行共有55家(6家國有商業銀行、1家政策性銀行、11家股份制銀行、22家城市商業銀行、15家農商行),而這其中還包括了8家不符合“204號文”要求的,僅具備基礎類衍生品資格的城商行和農商行。結構性存款發行門檻的提高,顯然對中小型銀行的影響較大,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占比達到65%左右,尤其是單位結構性存款在中小型銀行占比高達70%,未來將會限制那些不規范的結構性存款的無序增長。

      2018年4月頒布的資管新規中明確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意味著頗受市場歡迎的保本理財將在2020年年底過渡期滿之后,正式告別歷史舞臺。結構性存款取代保本理財的趨勢逐漸凸顯出來,同時更加規范的市場環境將促進銀行結構性存款健康發展,但部分不具備結構性存款發行資質的中小行未來將存在一定的攬儲壓力。因此,過渡期和新老劃斷的政策安排有助于促進業務調整的平穩過渡。

      對銀行業來說,影響主要體現在負債成本。“204號文”中對衍生交易提出了較為苛刻的要求,非套期保值類的衍生交易要求市場風險資本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的3%,這也阻斷了中小型銀行不計后果爭奪存款的野蠻式增長。同時文件中加入的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等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要求,對從事衍生產品交易的銀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衍生品交易真實性監管趨嚴,將打破原先結構性存款剛兌的現象,這與資管新規監管思路一致,未來銀行高息攬儲現象將有改善。在當前低利率市場環境背景下,結構性存款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收益率的逐步下行將有助于緩解銀行負債端的成本壓力。

      根據融360數據顯示,目前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上限為3.91%,較2019年年初平均收益率上限的4.2%已經下降了超30BP,自2019年2月以來,結構性存款收益率下行趨勢非常明顯。新監管文件落地后,中小銀行負債端可能會承受更大的收縮壓力,而結構性存款整體成本有望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結構性存款是計入“客戶存款”科目,需要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基金,然后再去配置相應的資產。目前,商業銀行以較高成本吸收的結構性存款資金,若投資債券,將大概率投向兼顧安全性和較高收益的AAA、AA+級等信用債券,甚至將信用資質下沉至AA級或以下的高收益債券,或者將拉長久期獲得期限溢價部分的收益,以滿足當前負債較高的成本。未來當結構性存款成本出現整體下降后,銀行投資行為預計會更傾向于配置國債或者政金債等利率債,以及久期更短且流動性更好的債券。

      作者就職于建設銀行北京分行,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市場周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2020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99|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中日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2020|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