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此前上市銀行高管增持不同的是,目前該行僅上市19個交易日,還未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12月20日晚間,浙商銀行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 11 名高級管理人員計劃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自有資金共計不少于 1200 萬元自愿增持本公司 A 股股份。
但與此前上市銀行高管增持不同的是,目前該行僅上市19個交易日,并未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通常而言,若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才會觸發穩定股價條件。
據浙商銀行股說明書顯示,該行發行前每股凈資產(按本行2019年6月30日經審計的扣除其他權益工具后歸屬于本行普通股股東權益除以發行前總股本計算)為4.94元,截至20日收盤,股價報4.77元每股,總市值為967.3億元,市凈率報0.92倍。浙商銀行表示,高管增持目的是基于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未來戰略規劃及發展前景的信心,相信公司股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根據公告,本次增持主體包括該行執行董事、行長徐仁艷,副行長徐蔓萱,副行長吳建偉,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劉龍,副行長張榮森,行長助理、首席風險官劉貴山,行長助理陳海強,行長助理駱峰,行長助理盛宏清,首席信息官宋士正,首席財務官景峰等11人。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還顯示,后續相關實施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觸發時,前述高管仍需履行穩定A股股價的義務。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0余家銀行觸發了穩定股價條件,其中,有9家銀行宣布穩股價舉措。從增持方式看,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和鄭州銀行采取大股東增持,江陰銀行(002807,股吧)、成都銀行、無錫銀行(600908,股吧)和渝農商行由董事和高管增持,蘇農商行和貴陽銀行(601997,股吧)二者兼用,聯合增持。
對于增持的作用,一位銀行業券商分析師此前對記者表示,“增持更多是一種示范作用,是對市場信心的提振,展現股東或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向好預期,但銀行股走勢還是要看自身經營情況、行業環境、實體經濟現狀等。”
而相較其他行業的股票,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股最大的特點就是業績相對穩健、股息率高、且估值目前處于低位,但業內的共識還在于,未來銀行的分化將越發明顯。有觀點稱,有兩類銀行將被青睞,一是具備綜合金融優勢的銀行;二是資產、負債端定價能力強、目前基本面持續提升、估值較低的銀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