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4家獲準籌建,六大行以及招行、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的理財子公司均已開業。
12月19日,南京銀行(601009,股吧)(601009.SH)迎來兩大重磅事件——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14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理財子公司“南銀理財”獲準籌建,這也是繼杭州銀行、寧波銀行(002142,股吧)、徽商銀行之后第四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
銀行理財子加速籌建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南銀理財的籌建工作已經歷了很長一個階段,19日終于公告獲準籌建。
記者也了解到,南銀理財的注冊資本金為20億元。目前南京銀行資管部和未來的南銀理財究竟如何進行人員劃分、新人員招聘、薪酬體系的構建等仍在進行之中,距離正式開業預計仍有一段時間,整體策略仍將以“固收+”為主。
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母行資源協同,南銀理財將依托母行在資管領域的經驗和渠道優勢,與南京銀行其他子公司差異化定位,協同分工。未來,凈值型產品也是專攻方向。截至今年9月末,南京銀行凈值類產品在資管新規出臺后增長近800億元,占存量非保本理財的約50%。
而同在12月19日,興業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在興業銀行總行所在地福州開業,成為第三家開業運營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私募理財產品和理財顧問、咨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截至目前,公告設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已超過30家,有1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六大行以及招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均已開業。
近期,業內關于“資管新規延期”的討論升溫,盡管監管層表示“不屬實”,但也并沒有進一步明確的說法,而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業內對于過渡期滿后的轉型焦慮始終難消,不論延期與否,加速轉型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在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是位于風口浪尖、最具代表性的轉型領域。根據近期對多位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和業務人士的采訪,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業內對于2020年過渡期后的發展不乏憂慮,凈值化管理能力仍待提高、凈值化管理后理財規模大概率收縮、非標資產難做大規模、優質資產稀缺等問題都是主要的擔憂。根據記者了解,未來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預計在固收投資方面將做到自主直投,而權益類投資多采取委外模式,FOF(基金中的基金)/MOM(管理人中的管理人)方式仍將為主流。
加速發債補資本
在南京銀行獲準發行不超過145億二級資本債的同時,第一財經記者也獲悉,同日該行已宣布發行50億元二級資本債,發行期限:5+5年,信用評級:AAA/AAA(中誠信),利率區間為4.0%~4.5%。目前的時間安排為12月26日簿記、12月30日繳款。此前,該行已就債券的后續發行進行了多地路演。
“由于目前市場對2020年‘優質資產稀缺’的擔憂上升,因此預計各界對二級資本債的需求可能會有所上升。”某城商行同業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剛剛過去的11月,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的熱度再次高漲。Wind數據統計顯示,9家銀行于當月發行二級資本債,包括1家國有大行、1家外資行和7家中小銀行,合計發行規模達611億元。而10月份的發行氣氛卻相對冷寂,當月發行二級資本債的銀行只有3家,發行規模僅8億元。
上述人士分析稱,放量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補充需求,銀行的資本消耗增加。“在過去幾年回歸實體、降同業的導向下,資本消耗增加,發行二級資本債能夠補充資本,增強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南京銀行實現營收244.53億元,同比增長21.1%;資本充足率12.8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8%。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