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監管動態稱,支持推廣續貸方式創新,對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支持銀行提前按新發放貸款要求開展貸款調查和評審,辦理續貸,并完善貸款風險分類辦法,推動降低企業資金周轉的過橋成本。
近日,《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在民營經濟十分活躍的溫州進行基層調研時了解到,“無還本續貸”業務已在當地鋪開。記者從溫州銀保監分局了解到,全市目前有45家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占機構總數的87%,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推出68款產品,惠及企業6.45萬戶,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約1.31億元。
通過“無還本續貸”業務,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優質小微企業在原貸款到期時可以實現自動續貸,有效減少了還款壓力和轉貸成本。
降低企業“過橋”資金成本
溫州是民間借貸十分活躍的城市。根據溫州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顯示,基于溫州地區422個監測點的最新監測數據結果,今年10月,溫州地區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為15.91%(相當于月息1分33),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其中,融資用于投資、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比重分別為1.05%、28.5%和70.45%。
記者了解到,在溫州,不少企業在貸款到期前需先籌集資金歸還貸款。而小微企業流動資金有限,一般會選擇民間借款,這期間產生的過橋費用較高,年化成本曾一度達到12%~20%,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成立于2014年的溫州樂清昌德成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德成電子”)對此深有感觸。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葉斌武坦言:“我們從銀行借款的規模不是小數目,為歸還到期貸款,企業一般會提前3至5個月籌備資金,主要從股東處籌集資金還款,有時為減少資金消耗還會縮減訂單,對生產經營會造成一定影響。”
事實上,固定還款期限和先還后貸是商業銀行傳統還貸方式的主要特征,但該種模式與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存在一定不適應性,在貸款期限與企業生產周期上容易產生錯配。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長期貸款更有利于企業進行長期經營、投資安排,有利于企業發展。近日,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銀行要加大續貸產品的開發力度,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尤其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
銀行試水“無還本續貸”
溫州銀保監分局李明煜介紹:“自2011年溫州地區民間借貸風波發生后,當地對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基本都變成了一年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方面是推動中長期流動資金發放,另一方面推廣無還本續貸。”
為持續優化提升優質小微貸款客戶融資服務體驗,多家銀行都開始探索“無還本續貸”業務。
如郵儲銀行2018年3月推出無還本續貸產品后,對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客戶,提前開展貸款調查,在原貸款到期時實現自動續貸,有效減少了小微企業還款壓力和轉貸成本。截至今年9月末,郵儲銀行無還本續貸余額超過240億元,已為3000多家小微企業節約近4億元轉貸成本。
郵儲銀行浙江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小微企業客戶,浙江分行在貸款到期前啟動調查、審批、續貸流程,實現資金的連續使用,穩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投資預期。
昌德成電子就是“無還本續貸”產品的受益者。2019年7月,該公司原流動資金貸款即將到期,而企業因部分應收款暫未回籠存在一定轉貸壓力,如通過社會過橋資金轉貸,則需承擔額外過橋成本,且轉貸操作時間安排要求較高,至少需10余天。后在郵儲銀行辦理了“無還本續貸”業務,于2019年7月初便成功完成了原貸款轉貸,大大降低了企業轉貸成本,同時也減輕了經辦客戶經理的工作量。
郵儲銀行溫州市分行副行長葉松青告訴記者,針對無還本續貸,續貸前客戶經理會開展一套業務流程,無需客戶再跑前跑后,真正做到為客戶著想和考慮。
又如,浙江溫州市某家具公司通過申請“無還本續貸”,獲得了郵儲銀行1700萬元的資金支持,為企業降低了30萬元的成本,資金流順暢后企業也得以迅速發展。
得益于溫州當地民營經濟市場環境,郵儲銀行溫州市分行小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早啟動、早見效,迅速形成批量規模,大大縮短、減輕小微客戶轉貸時間與成本。截至2019年10月末,已累計發放無還本業務480筆、合計31.66億元,業務量約占郵儲銀行全省結余的30%。
根據溫州銀保監分局據統計的數據,全市有45家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占機構總數的87%。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推出68款產品,惠及企業和個人6.45萬戶,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約1.31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