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銀保監局發布會現場
主持人王軼
廣西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文鋒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武建華
廣西農村信用聯社黨委書記羅軍
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會養
12 月5日,第246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廣西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文鋒以“立愚公移山志 下壯錦繡花功 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勇擔新時代金融扶貧使命”為主題,介紹了廣西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廣西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一同參與本次發布還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武建華,廣西農村信用聯社黨委書記羅軍和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會養。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在2016年初,廣西有貧困人口452萬,貧困縣54個,貧困村5000個,貧困人口數量排在全國第四,其中,深度貧困縣20個,深度貧困村1490個,深度貧困率接近30%,全區有脫貧任務的縣(市、區)達到106個,占廣西縣域總量的96%。脫貧攻堅以來,廣西累計減貧325萬人,摘帽25個貧困縣,2019年還要再解決105萬人、21個貧困縣,任務十分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西是革命老區,是貧困地區,也是邊境地區、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做好了,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就有了堅實基礎;要針對致貧原因分類施策,下一番繡花功夫,脫貧路上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廣西銀行業保險業牢記總書記囑托,把金融扶貧作為分內事和必答題,融入大局,深度參與。
一、樹立“精準扶貧金融先行”理念,明確金融扶貧的路子
理念是實踐的先導。廣西銀保監局引領銀行業保險業牢固樹立“精準扶貧金融現行”的發展理念,主動做好銀行業保險業扶貧工作謀劃,引領銀行保險機構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在服務脫貧攻堅中拓展發展新領域。全區銀行保險機構在廣西銀保監局的引導下構建起了 “451”金融扶貧體系。“4”是指扶貧小額信貸、產業扶貧貸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保險資金支農支小融資四駕馬車拉動的前端資源投放,“5”是指農業保險、大病保險、民生保險、信貸保險和農村基礎金融服務五位一體統籌的中端成果鞏固,“1”是指與扶貧、財政等地方政府部門一個步調協同的后端風險防范。體系融合發揮銀行保險全要素機制功能,也明確了廣西金融扶貧的基本思路。
理念先行,實踐至上。在“精準扶貧,金融先行”的理念推動下,廣西銀保監局引領各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探索創新,創出了符合廣西實際的金融扶貧新路子。在監管層面,廣西銀保監局對金融扶貧實施了差異化監管政策。對精準扶貧貸款額外給予3個百分點的風險容忍度,指導各銀行機構針對扶貧信貸領域出臺了盡職免責系列政策。推動農業保險對深度貧困地區降費提額,實現了“一升一降一全免” ,即深度貧困地區的農業保險保額提升了30%、費率下降了30%,建檔立卡貧困戶自繳保費全免。針對深度貧困縣常年缺資金,有項目沒支持的困境,建立專項監管指標,引導銀行機構主動向深度貧困地區投放扶貧項目貸款,今年前三季度廣西深度貧困地區實現信貸增速10.3%。
在監管部門的引領下,各銀行保險機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金融扶貧大業中。一方面,主動延伸金融扶貧半徑,將金融服務深入到貧困地區的鄉間地頭,全區銀行保險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已經超過99%。另一方面,各銀行保險機構設立專門機構負責金融扶貧工作,并將金融扶貧作為“一把手工程”由主要負責人主抓金融扶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西第一家壽險地方法人國富人壽,開業第一張保單就是向包括“時代楷模”黃文秀在內的5000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全區10萬貧困生捐贈了60億保額意外險。
二、大力推廣扶貧小額信貸,打好自主脫貧的底子
扶貧小額貸款是農村信用社基于借款人的信譽,在核定的額度和期限內向農戶、農村工商戶以及農村小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貸款,是專門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發展資金而量身定制的扶貧貸款產品,它具有“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全額貼息、建立風險補償”等特點,是為金融扶貧量身定制的好政策。
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這個廣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既是革命老區,也是大石山區,經濟發展基礎條件差,脫貧任務重。當地黨委政府充分利用扶貧小額信貸優惠政策,大力推廣扶貧小額信貸,實現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授信評級全覆蓋,超過七成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扶貧小額信貸支持,戶均發放貸款4.8萬元。在幫助貧困戶解決資金來源的基礎上,當地還引導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與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合作,采取“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打造了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19個,發展長壽生態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等種植業17.8萬畝,出欄黑土豬、肉牛羊1.8萬頭,產值數十億元。在各方努力和扶貧小額信貸助力下,天峨縣在2018年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
廣西把扶貧小額信貸這個好政策用足用好,創造條件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能貸盡貸。幾年來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244.4億元,覆蓋了全區104萬貧困戶中的50.6萬,受益覆蓋率達5成,有需求的信貸獲得率更是超過8成,絕大多數貧困戶有生以來第一次拿到貸款,自力更生的底氣更足了,擺脫貧困的實力更強了。
三、多方幫扶脫貧產業發展,解決收入來源的根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興,收入增,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穩定可持續的脫貧。
廣西蔗糖產量占全國六成,糖業被稱為甜蜜的事業,是廣西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眾多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廣西銀保監局把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支持糖業發展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抓手,服務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
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糖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通知》,引導轄區銀行保險機構保障榨季生產融資需求,降低糖企綜合融資成本,提升信貸審批效率,增強保險增信和保障功能。截至9月末,制糖業貸款余額234.1億元。各銀行嚴控糖企融資成本,將涉糖貸款利率控制在同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之下。在監管引領下,今年農發行總行印發《信貸支持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廣西區分行量身訂制29條優惠措施。廣西北部灣銀行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將制糖業信用保證類貸款占比提高至89.14%,降低了糖業企業融資難度。聯合自治區財政廳將糖料蔗種植保險的保險金額由600元/畝提高至800元/畝,10月末,全區承保糖料蔗種植保險871萬畝,賠款支付8866萬元,受益農戶4.78萬戶。深化“保險+期貨”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全區已承保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近100萬畝。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縣上林縣,銀行機構通過開發“甜蜜貸”“惠農e貸”等信貸產品,向貧困戶和致富帶頭人發放產業扶貧貸款,利率較基準下浮10%;同時支持當地龍頭糖企擴大生產規模,收購能力從28萬噸增加到37.3萬噸,日榨能力從2500噸增加到4000噸。用不到3個億的貸款帶動了9800多名貧困戶增收。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持續推進食糖價格保險試點。2018年以來,聯合鄭州商品交易所、羅城縣政府啟動“保險+期貨”白糖區間價格保險項目,實現廣西首個“保險+期貨”扶貧項目全縣覆蓋,承保糖料蔗種植面積13萬畝,累計向6100多戶農戶賠付744萬元。
在服務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廣西銀行保險機構,大膽創新,圍繞各地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帶動力強的產業發展需求,開發了一系列金融產品。在河池市都安縣,保險公司通過保險資管產品創新,將保險資金給到政府,由政府細化政策、監督實施,請養牛企業用資金采購牛犢,免費交給貧困戶飼養,同時保險機構提供肉牛保險。貧困戶將牛養大后賣給養牛企業,再領新的牛犢循環飼養。一個流程下來,貧困戶每養一頭牛可以賺到5000元以上。打造了保險資金服務脫貧攻堅“貸牛還牛”經典案例。在中央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河池市都安縣專題匯報了“貸牛還牛”經驗做法,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
此外,銀行機構緊跟廣西各地產業發展需求,精準開發出“油茶貸”“金芒果”“香牛貸”“豬保通”等特色化信貸產品,今年前三季度產業扶貧貸款規模399.9億元,較年初大幅增加40.1%。保險機構立足廣西農業發展需求,開發了中央及地方特色農業保險險種合計已超過40個,1-10月提供風險保障858.2億元,賠付14.8億元。為減輕非洲豬瘟給農戶、養殖戶造成的損失,穩定全區生豬生產供應,將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保額提高到1500元/頭,育肥豬保額提高到1200元/頭,在提高保額的同時還將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費率由6%下調到5%。1-10月理賠生豬265.2萬頭,向50.9萬戶次農戶提供賠款11.5億元。
四、聚焦推動邊區邊民脫貧,當好中國減貧的窗子
廣西地處西南邊疆,有陸地邊界696.1公里,“打開門就是東盟,走兩步就是越南”,邊境經貿合作非常活躍,有邊境口岸12個、邊民互市貿易點26個,口岸數量位居全國第3,既是對東盟開放門戶,也是對外展示中國脫貧攻堅成效的一扇窗戶。廣西金融扶貧緊緊圍繞“邊”的特色,著力做好“邊”的文章。
對邊境地區,通過金融支持改善邊區基礎設施,鋪平邊民脫貧致富的路子。在百色市隆林縣,銀行機構投入信貸19.1億元用于修建完善村屯道路等。路通后,出行成本降下去,農產品價格漲上來。當地優質資源杉木,路通前10元一根沒人要,路通后可以賣到60元,還發展成產業鏈。銀行機構還通過信貸支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調劑等新政策,在百色、河池等邊區、老區,已完成授信97.3億元,土地挖潛面積21.8萬畝,惠及貧困戶75.4萬人,并探索形成了與特色農業經營、現代化農業示范區等聯動的“土地增減掛+N”模式。積極推進百色政策性金融扶貧實驗示范區建設。2015年來農業發展銀行共向百色投放貸款142.37億元,當前貸款余額115.5億元,比創建實驗示范區之前翻了一番。通過政策性金融支持易地扶貧搬遷扶引領社會資金投入幫扶資金支持周邊產業發展,打造“深百小鎮”,成為廣西東西部協作的亮點工程。建立農發行產業扶貧風險補償基金,引導同業金融機構開展產業扶貧,補齊產業扶貧短板;采用供應鏈金融模式,批量支持8家小微企業。
對邊境群眾,通過金融工具幫助其提升就業及保障等軟實力。在崇左市天等縣,打造“扶貧車間”信貸模式。由政府搭橋、合作社入股、銀行融資,辦起手套制作、裝飾品涂裝等工廠120多家,吸引860多人返鄉創業,吸納7000多名貧困戶就業,讓貧困戶農忙干生產、農閑拿工資。引入中國人壽(601628,股吧)集團總部資源,與崇左市龍州縣、天等縣開展結對幫扶。通過“政府拿一點、保險免一點、居民出一點”建立小額人身保險,累計為175.2萬人次提供204.3億元保險保障;為近1700名越南籍外嫁貧困婦女提供意外傷害、意外醫療和疾病住院保障,累計賠付21人次。結對幫扶以來,中國人壽集團投入扶貧資金超過5300萬元,龍州縣成為廣西第一個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下一步,廣西將繼續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手抓好脫貧攻堅決勝收官的如期實現,一手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戰略銜接,既下好解決絕對貧困的勝手棋,又布好解決相對貧困的先手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