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019中國金融年度論壇金融市場峰會在北京舉辦,論壇主題為“全球經濟預測與金融市場展望”。德意志銀行中國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劉立男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德意志銀行中國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劉立男
劉立男首先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金融市場融入全球國際金融市場的過程,目前我國在起步階段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礎。通常講全球七種主要貨幣,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加上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2017年或者2016年,人民幣整體支付水平排名比較靠后,但排名在穩步提升。但絕對數量是全球支付體系的1.65%,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看到人民幣作為貿易融資的貨幣,全球排名是第三。” 劉立男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我國在貿易過程中一定會不斷產生對于短期貿易的融資,人民幣成為主要的結算貨幣。和支付相比較雖然排名靠前,但是絕對比例僅僅超過6%。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美元仍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美元在全球都可以作為可接受的融資貨幣,這也是未來人民幣繼續發展的方向。
在雙邊貿易巨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全球比較大的趨勢性變化可能形成以美元、歐元、人民幣這三種主要貨幣為主的新的匯率體系,尤其是2018年年末到現在,整個亞洲區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每天都與人民幣匯率有非常強的聯動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