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在香港發行了13期、16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正值香港人民幣央行票據發行一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在港又發兩期央票。
1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了兩期人民幣央行票據,其中3個月期央行票據200億元,1年期央行票據100億元,中標利率均為2.90%。
央行稱,此次發行受到市場歡迎,全場投標總量超過640億元,是發行量的2.1倍,認購主體包括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基金等各類離岸市場投資者,覆蓋歐美、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11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在香港發行了13期、16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期限品種日益豐富,并逐步建立了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的常態機制。
“建立在香港發行中央銀行票據的常態機制,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這一機制被央行此前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及,也印證了央行在香港發行央票將步入常態化。
從近期來看,央行在港發行央票節奏正在加快。
例如,5月15日,央行在香港成功發行了兩期人民幣央票,其中3個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據各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3.00%和3.10%;6月26日,通過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發行200億元1個月期人民幣央行票據和100億元6個月期人民幣央行票據;8月14日,在港成功發行2期人民幣央行票據,其中3個月期央行票據200億元,1年期央行票據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0%和2.95%;9月26日,在港成功發行6個月期人民幣央行票據100億元,中標利率為2.89%。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央票發行的常態機制有利于豐富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央行表示,發行香港人民幣央行票據有利于豐富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滿足離岸市場投資者需求,完善離岸人民幣收益率曲線,帶動其他發行主體在離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促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市場驅動、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1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表示,過去10年是人民幣國際化快速發展的10年,人民幣跨境使用逐步實現了從零星的邊境貿易結算到全面鋪開,從經常項目到資本項目,從貿易投資到金融交易,從銀行、企業到個人,從簡單到復雜業務的拓展,人民幣也晉升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