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601169)通過“重規劃、促創新、強聚焦”,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落實,致力于成為數字化轉型生態和場景的主導者及推動者
《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發展金融科技是銀行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從上市銀行發布的2019年中報來看,北京銀行數字化轉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格外引人矚目。
今年3月,該行召開全行數字化轉型大會,制定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規劃。隨后的5月,北銀金融科技公司正式揭牌,并迅速投入重點項目建設,成為全行科技建設的“蓄水池”、技術創新的“孵化器”。
《投資時報》記者采訪獲知,北京銀行還推進了“四項機制”落地執行,形成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其中,“智慧風控”推動風險管理智慧化升級,已完成貸中見證和貸后檢查功能投產并試點;“銀聯代付”滿足多場景多類型客戶資金實時到賬需要,通過總分聯動共建模式,業務規模突破10億元,9家基金公司獲得快贖結算額度240億元;“運營數字化”通過大數據、生物識別、影像化等金融科技手段,降低整體運營成本,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智能柜員機、對公結構性存款計息系統化、運營風險預警模型等投入使用。
同時,北京銀行深入推進移動優先戰略,采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手機銀行客戶體驗。聚焦手機銀行理財銷售,優化業務流程。發揮科技主動性、賦能傳統業務升級轉型,以基金客戶旅程優化工作為抓手,對特定金融服務產品進行客戶體驗優化。
據《投資時報》記者了解,2019年,北京銀行信息科技投入繼續增加,其中金融科技領域投入費用較2018年增長20.8%。
當前,商業銀行普遍面臨著經營壓力變大、變數增多、監管態勢趨嚴等新形勢和新挑戰。記者注意到,北京銀行副行長王健在中期業績會上透露,在深入研究當前國內外金融形勢后,北京銀行行黨委和行領導班子作出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部署,通過不斷強化對客戶的數字化服務,推進戰略決策、管理流程和風險管理的數字化,以此來破解自身發展難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王健強調,北京銀行的實現路徑是通過“重規劃、促創新、強聚焦”,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落實,并致力于成為數字化轉型生態和場景的主導者及推動者。
具體來看,“重規劃”指從頂層設計方面強化戰略指引和統籌協調。2019年,北京銀行在年初工作會和科技工作會上明確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方向,制定了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規劃。通過“四項機制”優化工作流程,加強組織保障能力,同時持續提升全員科技素養,進一步統一認識和行動。科技部門深入落實科技服務“八項舉措”,靠前服務,促進科技業務深度融合。隨著順義科技研發中心的即將落成,將保障全行科技研發能力持續滿足未來長期發展需要,夯實可持續發展根基。
“促創新”則指促進金融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金融科技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為銀行業推進金融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北京銀行作為城商行領頭羊,細分領域的領軍者,始終秉承自主可控的理念,很早就對金融科技進行了布局和深入應用。為實現對互聯網業務的有力支撐,其自主研發了能滿足互聯網高頻、高并發場景需求的企業級分布式數據庫,成為國內首家將NewSQL數據庫方案應用于核心交易場景的銀行。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既是城商行中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金融科技創新研究的重要手段,將為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動力。
“強聚焦”指數字化轉型要加強戰略聚焦,堅持以價值為導向的發展路徑。北京銀行堅定不移推動“移動優先”戰略,利用已形成的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金融科技能力賦能手機銀行,將移動端打造為新場景入口,以及觸及客戶、服務客戶、留住客戶的新戰場,通過深度融入場景、創新場景,實現從客戶營銷向用戶營銷的轉變。同時,該行還加快線上業務體系建設,基于大數據平臺,搭建反欺詐系統、零售網貸平臺、對公網貸平臺等,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線上風控模型。
北京銀行方面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落實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不斷攻堅克難,在線上業務、移動優先、客戶挖掘、流程再造、交付能力等方面形成工作聚焦,推動數字化轉型成果加速落地。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投資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