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間,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HK:1359,下稱中國信達)發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信達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86.9億元,同比微增增幅0.8%,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12.62%,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1.28%,分別較2018年增長4.3和0.46個百分點。
中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中國信達總資產達14882.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1613.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4.3億元。
中國信達表示,該公司上半年堅守傳統不良“主陣地”,拓展“大不良”經營格局,成立直營部門開展貼近市場化的業務探索,突出主業成效更加顯著。上半年,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總資產達9512.8億元。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稅前利潤達105.1億元,同比增長2.0%,稅前利潤率為29.9%,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
中報顯示,不良資產經營作為中國信達的核心業務,在總資產、收入總額和稅前利潤中的占比分別為63.9%、66.0%和78.4%。
在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方面,中國信達稱,準確把握銀行等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資產機會,深入探索問題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及救助的有效路徑,圍繞問題機構開展反向收購,發揮不良資產估值定價等專業優勢,實現有效投放。上半年,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凈額1855.0億元,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與此同時,中國信達還加速周轉,資產處置效率提升,處置回現和資產凈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上半年,中國信達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凈收益65.1億元,同比增長20.4%。
對于收購重組類資產,中國信達立足問題資產、問題機構,聚焦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存量風險,積極拓展“實質性重組”業務類型,探索“收購+經營”“收購+盤活”“收購+綜合金融服務”等復雜問題解決方案,在推進收購重組類業務向資源整合者和價值創造者轉型方面取得明顯效果,業務穩健發展,收益率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收購重組類不良資產凈額2015.5億元,2019年上半年收購重組類不良資產收入84.4億元。
在化解金融風險和危機救助方面,中國信達也可圈可點。比如積極投身行業及區域風險防范化解處置,有效開展危機企業救助、違約債券收購、地方債務化解業務,參與僵尸企業出清、過剩產能清退,取得顯著成效。
其中,該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引進產業投資人、企業重整、斬斷擔保鏈系列措施,化解山東齊星集團化解擔保鏈風險;創新違約債券登記過戶交易模式,通過債券打折收購、注銷登記、實質性重組等組合手段化解內蒙古博源集團30億元違約債券風險。
此外,中國信達還表示,完成了旗下境內外證券板塊整合,解決了非金子公司和金融子公司交叉持股問題,提高了綜合服務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