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央行的重點工作清單來了!
8月2日上午,人民銀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央行行長易綱、黨委書記郭樹清出席會議并講話。央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陳雨露、潘功勝、范一飛、朱鶴新、徐加愛、劉國強出席會議。陳雨露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央行每年例行召開的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重頭戲是部署下半年的重點工作。本次會議共羅列了八項下半年重點工作清單,涵蓋貨幣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科技等多個方面。
此外,結合近期央行各級黨組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會議強調把黨的領導和專業精神結合起來,提升五種能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適應國際化的能力,增強金融創新的能力,金融機構治理能力。并堅決懲治金融領域腐敗,深刻認識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復雜嚴峻形勢,認真汲取金融領域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深入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聚焦金融亂象背后的利益勾結和關系紐帶,堅持嚴字當頭,結合行業特點,不斷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
這樣總結上半年工作▲▲▲
會議認為,2019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央行系統統籌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不斷擴大金融開放,各項工作邁出堅實步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大局提供了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在總結上半年工作方面,會議認為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成績: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加強預調微調和逆周期調控。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完善“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份全社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6%,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創設并開展央行票據互換操作,以永續債為突破口,推動銀行多渠道補充一級資本,緩解資本約束,提高放貸能力
二是金融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支持范圍,放寬小微企業貸款考核標準,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達到22.5%,比上年末提高7.3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增速9.5個百分點。民營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總體保持較低水平,貸款平均利率6.82%,同比下降0.58個百分點。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明顯緩解。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成立存款保險公司,采取收購承接方式,果斷牽頭接管并依法專業高效處置包商銀行嚴重信用風險,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嚴肅了市場紀律。穩妥處置化解部分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妥善應對輸入性風險和金融市場波動,推進建立債券違約快速處置機制,穩妥推動部分重點金融控股集團風險處置,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四是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持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積極培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推進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加強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壓實地方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的屬地責任。
五是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大幅放開市場準入,放開外資企業征信、信用評級、銀行卡清算和非銀行支付準入。
六是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持續提升。金融業綜合統計全面推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資產管理產品統計體系。企業銀行賬戶行政許可審批全面取消。新版人民幣順利發行。反洗錢監管取得積極進展。大力推動探索利用非信貸數據開展小微企業和“三農”征信服務,提高征信有效供給。
下半年央行要抓住哪些主要矛盾開展工作▲▲▲
下半年的重點工作部署才是重頭戲。會議強調,做好2019年下半年工作意義重大,在當前復雜嚴峻形勢下,央行系統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全局觀念,理性看待形勢,既要堅信中國發展前途光明,又要充分認識到道路曲折、困難不少。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動搖,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化危為機。要大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要依法依規穩妥處置金融機構風險,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部門責任,堅持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多兼并少破產。要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在鼓勵發展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機構的同時,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和質效提升。
列出八項重點工作 房地產再被“點名”▲▲▲
從上述表態可以看出,下半年央行所謂的“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涵蓋三大重點領域:
一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條拆解看同樣包括三項重點內容,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普惠金融。
其中,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是近兩三年來監管部門持續推進的重點工作,銀保監會、央行等部門出臺了多項與之有關的政策文件補短板。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則旨在轉變當前我國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占比過高的融資體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普惠金融同樣是近幾年的熱點,強調金融服務供給的普惠性,緩解民企、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今年以來,國有大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發揮著“頭雁”作用,截至2019年5月末,全國小微貸款余額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21%,五家國有大型銀行對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比2018年底增長了23.7%,已經完成了全年計劃的大部分,平均利率4.79%,比2018年全年下降了0.65個百分點。
二是金融機構風險處置。上半年依法處置包商銀行嚴重信用風險,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嚴肅了市場紀律。下半年依法依規穩妥處置金融機構風險依舊是重點,并強調堅持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多兼并少破產”。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王文剛8月2日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發言時也表示,下一步要研究完善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和分類監管制度,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主業突出、特色鮮明、風險可控的良好機構在業務范圍、地域范圍、資金來源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機構,研究完善市場退出和風險處置的制度機制。
三是鼓勵發展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機構,注重結構優化和質效提升。不少分析指出,發展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機構,旨在增加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多樣性,以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的金融需求,建設多元化、分層次、廣覆蓋的普惠金融供給體系。
王文剛也表示,要構建錯位競爭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引導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依托市場化機制實現對不同客戶的分層供給。鼓勵小貸公司支農支小、下沉重心;引導典當行專注細分行業,強調民品特色;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回歸本源,立足主業,開展直接租賃等。
“下一步將完善六類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典當行)監管規制建設,制定和完善六類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加強監管指導,壓實地方責任,推動監管部門加強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政策落地,加強融資擔保機構和經營融資擔保業務行為的監管。“王文剛稱。
為抓住上述主要矛盾,本次會議列出了八項下半年重點工作清單。具體包括:
一是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及時預調微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
對于貨幣政策的表述基本沒太大調整。市場普遍認為,下半年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仍會加大,無需過度擔心流動性問題,貨幣政策仍會在穩健基調下保持結構性寬松,重點加大對民企、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二是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加快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微觀主體活力。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增加、貸款投放擴大、貸款成本適度降低,支持優質民營企業擴大債券融資規模。
三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要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堅持“開正門、堵后門”,在保持高壓態勢和嚴打局面的同時,鼓勵小型有特色的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持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資金管控。
這是央行三天內兩度“點名”房地產,繼續強調加強房地產市場資金管控。7月31日央行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結構調整優化座談會時明確提出,房地產行業占用信貸資源依然較多,下一步要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于購房,加強對銀行理財、委托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加強對存在高杠桿經營的大型房企的融資行為的監管和風險提示,合理管控企業有息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
會議還要求,要敏銳果斷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及時準確判斷金融風險程度和傳染渠道,綜合考慮風險處置可能對市場帶來的影響,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節奏,堅決阻斷風險擴散。
四是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效促進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下降。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和評估體系。加強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機制。
今年以來,央行頻“吹風”貸款利率并軌。華泰證券(601688)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預計,下半年會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式推進降息,即通過同步降低逆回購、MLF政策利率10~15個基點的方式引導LPR利率降低。
為抓緊落實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會議指出,抓緊建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推動建立地方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協調機制。
去年以來,為強化地方金融監管,各地在金融辦的基礎上組建地方金融監管局,在監管職能上,新組建的地方金融監管局將與“一行兩局”形成錯位監管和補充。前者主要對六類機構實施監管,并強化對投資公司、地方各類交易所等的監管。
下一步,如何實現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的協調聯動,是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重點。年初公布的央行“三定方案”中明確指出,金融委辦公室的一項職責是“協調建立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風險處置、消費者保護、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承擔指導地方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具體工作,擬訂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金融監管問責辦法并承擔督導問責工作等”。
五是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繼續放寬市場準入,穩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推動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六是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工作水平。做好金融業綜合統計、支付機構監管、信息網絡安全、新版人民幣發行、國庫監督管理、征信服務及個人征信信息保護、反洗錢監管、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方面工作。
七是要因勢利導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繼續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
Facebook宣布發行Libra引發了各國央行的強烈關注。Libra因其構建了錨定美元等一籃子法定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體系,被看作是超主權貨幣,并會挑戰現有以央行為代表的貨幣權威。在7月中旬召開的七國集團(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七國財長在數字貨幣問題上就迅速采取行動的必要性達成了很大共識。法國央行行長表示,該國正在設立一個G7特別工作組,以研究中央銀行如何確保像Libra這樣的加密數字貨幣受到各種法規的監管。
為應對Libra對人民幣的影響,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近日指出,我國應當加強數字金融領域的國際協調合作。提升我國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話語權,在Libra、央行數字貨幣等方面加強國際協商,表明關切,及時推動有利于我國的國際標準、規則制定。
八是繼續加強中央銀行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完善多層次專家咨詢制度,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