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則新增措施,背后實則隱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外資行將來可作為主承銷商參與幾十萬億容量的中國境內信用債市場。
“此前獲得B類主承銷業務資格的外資行,可獲批開展‘境外企業熊貓債’主承銷業務。同時,這份資質也準許我行作為銀團中的一家銀行來參與中國境內信用債市場。對外資行開放A類主承銷牌照,將使外資行能作為主承銷商資質參與中國信用債市場,充分彰顯了中國金融市場持續開放的力度正在加強,反映了外資銀行正在加碼中國資本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法國巴黎銀行(下稱“法巴”)中國CEO兼行長賴長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至于何時申請A類主承牌照,部分外資機構稱暫不予置評。多位銀行及券商投行部人士對記者稱,屆時外資行作為主承銷商,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要看能不能把債賣出去。目前,境外投資者對于中國信用債的購買需求尚不大,且外資在中國境內的銷售能力尚無法和中資行競爭,但這也是國際上的普遍現象,外資中介機構仍需一定的時間積累資源。積極的一面在于,當前中國信用債市場的評級、定價尚不完善,剛兌尚未完全打破,鼓勵外資機構進入承銷領域,也可將國際上好的經驗和方法引入,加速市場化改革。
“A類主承牌照”對外資意義重大
賴長庚對記者表示,當前外資行主要通過承銷金融機構債券、聯合承銷熊貓債,或以銀團形式來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未來,若能獲得A類主承銷牌照,將使得外資行能以主承銷商資質參與中國信用債市場。此次出臺的11條擴大開放措施,恰逢中國致力于加深拓展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的時期。
此前,擁有B類主承銷業務資格的外資行,可開展“境外企業熊貓債”主承銷業務。由于“熊貓債”發行人為境外發債主體,外資行有天然優勢。例如法巴利用全球業務網絡,為2019年馬來亞銀行熊貓債引入過半海外投資量。盡管如此,熊貓債的整體規模仍小,業務體量不足,而中國境內幾十萬億的信用債市場的承銷業務則更具吸引力,這也是A類主承銷業務資格對外資行的吸引力所在。
目前,已有6家外資行獲得銀行間債市承銷業務資格。其中匯豐、渣打和法巴獲得B類資格,摩根大通、花旗、德意志銀行則僅為承銷商。此外,央行還給3家獲得B類資格的外資行的業務范圍做了限制:主承銷業務范圍為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
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規則,債券承銷商被分為主承銷商和承銷商。其中,A類主承銷商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B類主承銷商可在限定范圍內開展主承銷業務,并且在起步階段需要與A類主承銷商(且必須是銀行)聯合開展主承銷業務一年。
2013年,交易商協會進一步對主承銷商做分層管理,將主承銷商陣營劃為A類和B類。截至目前,A類主承銷商共有41家,被國內主要大型銀行和券商包攬;B類主承銷商26家,以中等規模城商行、農商行為主;處于最底端的則是“承銷商”,共65家,除了規模更小的城農商行,還有保險資管、信托、財務公司等類型的機構。
并非一蹴而就
當前的共識在于,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外資行在中國境內的承銷商業務將迎來高速發展。但這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賴長庚對記者表示,首先,我們都需要拓展更多的中國企業客戶;第二,外資也要加深與中國本土銀行的合作以共同構筑更好的市場治理;第三,雙方能在市場轉型中把握機遇、夯實合作。同時,中國市場正進一步強化中介機構治理,如對評級和審計機構的治理,這一過程對外資機構亦有所助益。
“主承銷商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能把債賣出去,如果外資機構能把企業的債賣給境內外投資者,那么必然可以承攬到更多的承銷業務。但外資在中國境內的銷售能力目前還無法和中資行競爭。”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目前境外投資者正是加速進入中國債市的時候,但其主要配置需求仍然集中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以及部分高等級同業存單,對于信用債的配置較少,多集中在3A大型國企之上。
相較于利率債,中國龐大的信用債市場仍待更大范圍開放,在評級標準、市場流動性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京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國境內債市雖已成世界上第三大債市,但仍欠發達,主要表現在缺乏債券約束條款和債券發行人信用差異,中國境內現有的信用評級框架使這種信用差異不足的情況更為突出,而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境內市場有助于債市中長期發展。
外資中介助力帶動境外投資者布局中國
盡管前路漫漫,但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外資中介機構將把國際上好的經驗和方法帶入中國市場,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規范發展。
同時,外資中介機構也有助于加速境外投資者布局中國境內信用債市場。“外資行將持續引導那些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或債券通形式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投資人,讓他們最終成為中國企業信用的投資人。”賴長庚稱。
盡管境外投資者對布局中國境內信用債市場仍有所保留,但資產證券化產品已吸引了不少資金流入。“由于歐美日各國長期處于低利率環境,再加上境內ABS整體期限較短,外資對此類商品買興正濃。中債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債托管的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ABS產品規模增長至164億元,為有資料來最高,在中債托管的各債券品種中,僅低于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 法巴環球市場部大中華區主管孫鴻志對記者稱。
他表示,目前銀行間市場發行的ABS產品中,境外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是車貸類ABS,主要因為其發行天期限較短,并且具有較高國際評級,同時發起機構主要為跨國企業的境內子公司,比如奔馳、寶馬汽車金融等。
業內認為,外資機構擁有強大的全球業務網絡,早前也為各類熊貓債引入眾多海外投資量,因此未來也有望為ABS產品及部分信用債引入更多的海外投資者,為發起機構帶來更多資金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