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 萌
日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600663)論壇上宣布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多項政策措施。其中一項為適當考慮外資銀行母行資產規模和業務經驗,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準入限制。
據了解,目前外資銀行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需同時具備結算參與人資格,但多數外資銀行因凈資產未達相關要求,難以符合結算參與人資格條件。為更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托管需求,證監會將合理調整外資銀行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相關安排。
據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為更好實現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目標,擬允許優質外資銀行單獨申請托管資格,結算資格另行申請。近期,渣打銀行托管資格已經正式獲批。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放開外資銀行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主要是給予優質外資銀行更多市場化業務選擇,發揮其母行資質優良、托管經驗豐富經驗,引導我國資本投資市場規范開放發展。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將引入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駐,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完善優勝劣汰機制,進入良性經濟競爭的情況,促進國內金融機構提質增效,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基金托管方面,外資銀行在管理經驗、尤其是海外業務托管上有一定優勢。隨著我國對外資銀行逐步放開托管,外資銀行的業務范圍將逐漸擴大,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逐步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部分。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行托管國際化程度相對高一些。在相關的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本業務方面,外資銀行具有更深厚的經驗、更高的國際聲譽,以及更廣泛的渠道。
外資銀行的進入是否會對本土托管機構形成競爭壓力,影響行業格局?在楊德龍看來,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準入限制,對未來的行業格局會形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不是特別大。
“目前大多數托管業務都是在中資銀行,合作經驗和優勢已經形成。不過,外資銀行進入市場后,還是會分走一塊‘蛋糕’。通過開放資本市場,引入外資銀行,可以給行業的創新帶來新的機會。”楊德龍認為。
付立春表示,目前中資銀行在整個金融結構中占據絕對主體地位,有一定本土優勢和基礎地位。外資行在網點、渠道等方面的資源還不及國內銀行。參考之前的發展速度,放寬準入限制會釋放外資行的潛力,但現階段對整個行業格局影響有限。
“此項措施,對于一些國際化的基金,包括高凈值的客戶而言,多了一個選擇。對外資行而言,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這表明我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在穩步推進,并且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付立春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