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行估算,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于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本報記者 劉波報道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公告顯示,此次降準,對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于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該檔次目前為8%。
央行估算,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于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據悉,這是自2012年以后,央行首次在5月份實施降準,如此出其不意,對市場而言,可謂一場突如其來的驚喜。
相關從業人員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降準,無論是時間、力度還是方式都十分罕見,主要還是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問題,釋放出非常多的積極信號,總之一句話,縣域農商行以及小微企業發展的“好日子”即將到來。
對比上次2019年1月4日的降準,本次降準顯示出諸多“新意”。首先針對的金融機構不同,上次降準面向大部分金融機構,涉及面廣泛;與普遍降準不同,本次僅針對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于100億元的農村商業銀行,通過“靶向治療”,為縣域農商銀開“小灶”。
其次,降準的力度也多有不同。上次降準在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兩次總計下調1個百分點,釋放大約1.5萬億資金,加上中期借貸便利(MLF)對沖不再續作的因素,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本次降準,是直接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為8%),可釋放約2800億元的資金。
據東方財富(300059)發布的《中國存款準備金率》顯示,截至2019年1月25日,大型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為13.5%,中小金融機構為11.5%。
通過對比發現,縣域農村金融機構8%的存款準備金率是相當低的,所以本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量雖然看起來沒有往常那么龐大,但由于所涉范圍相對狹。s1000家),幅度之大不言而喻。
專家表示,這也意味著,縣域農村金融機構作為“支農支小”的主力機構,將進一步落實其“降成本”的目標。這也是此次定向降準的意義之一,在于落實中央精神和推進定向調節。
在近年來的政策鼓勵下,中小銀行甚至國有大行也開始涉足小微領域。憑借國有大行低利率的優勢,導致了部分縣域農商行的優質客戶流失現象嚴重,生存空間備受擠壓。但是,記者了解到,由于小微企業可抵押資產少、銀企間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國有銀行想要加大信用和擔保貸款的發放力度也存在一定難度。
相比國有大行,縣域金融機構在當地耕耘多年,且在很大程度上與當地經濟共榮,故而對當地經濟領域的企業現狀更為了解。面對當下小微企業經營遇到的瓶頸、融資難等問題,農商行在對當地企業的風險偏好調整、信用貸款以及擔保方面要更為靈活。
通過此次定向降準,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激活了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對民營和小微企業支持的積極性,有利于助力民營、小微企業提高發展能力,進而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得以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此次降準,可以看到國家對未來樓市的調控基調仍是要嚴格把控。
易居研究院發布第一季中國百城樓價報告顯示,其監測的100個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13685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3.1%,其中23座城市的新樓樓價的漲幅超過20%,樓市回暖的跡象較為明顯。
專家提醒,從本次降準的范圍可以看出,央行目標清晰,意在扶持民營、小微企業,并精準定位于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這就說明目前國家對于資金的把控非常嚴格,嚴防資金流向樓市。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次釋放的資金并不會給樓市帶來過多影響,更不會助推房價上漲,“房住不炒”號召將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釋放出樓市調控將繼續加嚴的信號。
。ū疚膱D片來自互聯網,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編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產經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