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正式發布。“大灣區”這個概念除了在股市炒得火熱外,對外資行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
外資行“點贊”
《綱要》甫一發布,外資行紛紛表示看好。
渣打中國方面指出,《綱要》勾劃出大灣區在國家策略上的整體部署,進一步確立大灣區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并規劃出香港、澳門及廣東省多個沿海城市未來的發展定位和分工。《綱要》將進一步集結大灣區在金融、科技創新及制造業的優勢,并打造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灣區之一,有效吸引外資企業及提升國家競爭力。在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優勢,并為大灣區內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離岸人民幣、項目融資、資產及財富管理等相關服務。
花旗中國則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樞紐與創新平臺的潛力。“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只占全國土地面積0.6%和占國家人口4.9%,但貢獻經濟增長12%,是中國最開放、富裕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其人均GDP水平在全球各灣區中排名第三,有巨大增長潛力。其中,香港、澳門、深圳和廣州擁有國際級的金融、科技、物流等專業服務;東莞、佛山和中山則在制造業上坐擁優勢”。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規劃綱要勾畫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經濟新引擎的發展愿景。其覆蓋的廣東、香港和澳門在科技、金融及旅游等行業的互補優勢已為區內經濟合作帶來了強大動力。在綱要的政策指引下,區內城市能更有效地發揮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
機遇來了
隨著《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藍圖愈加清晰,金融業務布局被放在了重要地位。
比如,《綱要》中指出,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談到,大灣區的金融創新將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開展,實現有序推進和突破。部分業務會先行先試,為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結算便利化方面積累經驗,從而向全國推廣。
“大灣區銀行將為客戶在貿易和跨境投融資等業務需求方面提供便利,加速大灣區的經濟活力,促進相關業務的發展,同時大灣區的進一步發展也將給商業銀行提供更多業務拓展機會和發展空間。”曾剛稱。
外資行是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等業務上的“一把好手”,這對外資行而言也是一個機遇。
據花旗方面透露,為了配合大灣區規劃,花旗已專門設立工作協調小組,團隊成員包括內地和香港不同業務部門的資深成員,期望利用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協同評估符合花旗優勢和期待的大灣區市場機會,并從集團角度制定相關發展戰略。
王冬勝談到,“香港及珠三角地區是匯豐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所在,我們期待參與推動大灣區內更緊密的經濟合作,協助客戶把握該地區的發展機遇。”
渣打中國表示,其一直致力配合區內發展,在大灣區內各城市積極開拓業務,以提供適合區內客戶的服務及產品。未來,渣打將進一步利用自身優勢,在相關領域上加大投資拓展業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