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江蘇再迎一家上市銀行——2019年1月3日,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牌上交所,成為2019年A股首家上市公司。
歷時兩年半,這家年輕的“南京人自己的銀行”成為全國首家A股上市的省會城市農商行,也是江蘇省內第8家上市銀行、第6家上市農商行。
江蘇銀保監局介紹,轄內更多銀行正在謀求上市,其中大豐農商行、海安農商行、昆山農商行上市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受理,江南農商行已啟動上市工作,如皋農商行已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并謀劃申請轉向主板上市。
首家A股省會城市農商行
基于區域特色優勢、江蘇轄內上市農商行眾多,“全國首家A股上市的省會城市農商行”是紫金銀行的特有標簽。
七年前,紫金銀行在原有60多年歷史的南京市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基礎上合并組建而成,定位為“南京人自己的銀行”;過去數年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由2014年末的708億元增長至2017年末的1709億元。
紫金銀行董事長張小軍表示,該行快速發展得益于準確的市場定位,即服務三農、服務中小、服務城鄉;并根植于南京城鄉,積極探索“農商+城商”的省會城市農商行特色發展模式。
江蘇地區資深銀行從業人士也曾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該行的特點是,位于江蘇省會南京、但卻是一家定位農商的銀行,在全國農商行中并不多見,業務優勢在于深耕本地,服務南京郊區及區域市場。”
據記者了解,通過“網格化”布局,覆蓋南京周邊的農區、郊區和城區的多樣客戶,也因此,該行在當地口碑和認可度很高。紫金農商銀行的133個各級網點中,有108個農區、城郊網點,實現了全轄鎮街物理網點全覆蓋,其中包含2018年底新設的兩個異地縣域支行。截至2018年6月末,該行的涉農貸款累放337.97億元,近三年來全面完成涉農貸款“兩個不低于”經營目標。
經營狀況方面,2018年前9月,紫金銀行營收為29.32億元,同比增長12.70%,凈利為9.87億元,同比增長5.24%。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6%至9.68億元,凈利同比增長3.7%至3.84億元。2017年,該行營業收入36.22億元,同比增長5.24%;凈利潤11.38億元,同比增長10.13%,利息凈收入及金融市場業務收入提升帶來了凈利潤的大幅增長;貸款總額727.38億元、存款總額1018.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8.10%。
從股東構成看,持股5%以上的前兩大股東分別是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其它前十大股東還有江蘇蘇豪投資集團、南京河西新城區國資經營控股集團、南京天朝投資有限公司、雨潤控股南京鳳南投資實業、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金陵藥業(000919,股吧),均為南京本土實力雄厚企業機構。
江蘇地區上市農商行集聚
在業內看來,江蘇地區縣域經濟發達、率先推進農商銀行機制體制改革完善、涉農業務有特色。這些基礎條件成為轄內銀行扎堆密集登陸資本市場的先天優勢。
江蘇銀保監局介紹,目前在國內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6家農商行均為江蘇轄內農商行,大豐農商行、海安農商行、昆山農商行上市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受理,江南農商行已啟動上市工作,如皋農商行已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并已謀劃申請轉向主板上市,轄內農商行競爭能力和品牌形象逐步提升。
從規模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張家港行、常熟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的資產規模分別為1632.89億元、1009.79億元、1042.47億元、1399.39億元、1108億元;從經營情況來看,2018年上半年,張家港行、常熟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的凈利潤分別為7.11億元、4.13億元、5.09億元、5.79億元、3.68億元。
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二季末,紫金銀行資產總額1894.53億元、實現凈利潤6.37億元,規模優勢和營利實力相對靠前。
而近期剛剛公布IPO招股書的昆山農商行,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資產規模890.1億元;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5.43億元。盡管資產規模不大,但凈利潤水平居于中游。
從資產質量來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張家港行、常熟銀行、吳江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01%、1.72%、1.46%、1.33%、2.29%,昆山農商行的不良率為1.52%。紫金銀行公布的不良貸款率,截至2017年末為1.84%,從數據對比來看,可能僅次于江陰銀行。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全省經濟發展的小微信貸業務,是江蘇轄內農商行的特色。江蘇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末,江蘇省農商行制造業貸款余額4287億元,比年初增加214億元,占全部貸款的29.1%,有力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發放支持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貸款余額387億元;發放涉農貸款余額6976億元,比年初增加568億元,通過“陽光信貸”對434萬個城鄉居民家庭授信4652億元,其中對396萬個農民家庭授信3231億元,持續加大小額信貸投放;發放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618億元,比年初增加870億元。
江蘇銀保監局稱,將始終堅守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回歸業務本源,集焦傳統主業,充分發揮農商行點多面廣、知農熟農的優勢,下沉服務重心;在強化內源性資本積累的基礎上,支持農商行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發行優先股、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多渠道補充資本。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